关于吴忠市利通区2021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索引号 | 640302002/2021-00125 | 文号 | 生成日期 | 2021-12-27 | |
---|---|---|---|---|---|
内容分类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利通区发展和改革局 | 责任部门 | 利通区发展和改革局 |
一、2021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区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奋力争当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排头兵”,全力实施“十大重点产业”“八大工程”和“四大提升行动”,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陈润儿书记在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提出的“时间过半,任务超半”目标要求,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上半年: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35亿元,总量位居全自治区第五,川区第五,市辖区第四,全市第一,占吴忠市GDP比重33.5%;同比增长11.6%,两年平均增长7.0%,位居吴忠市第二;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57亿元,同比增长5.2%,两年平均增长4.5%;
——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3.13亿元,同比增长11.3%,两年平均增长7.8%;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3.65亿元,同比增长13.1%,两年平均增长6.7%;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亿元,同比增长19.2%,两年平均增长4.4%;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586万元,同比增长20.3%,两年平均增长9.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7.3亿元,同比增长9.9%,两年平均下降0.7%;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6137.8元和7777.3元,同比分别增长10.3%和10.8%,两年平均增长6.6%和7.3%。
(一)有效投资不断扩大,项目带动战略持续发力。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全年计划实施项目118个,年度计划投资93亿元。目前,已开复工项目87个,开复工率73.7%,完成投资46.8亿元,投资完成率50%。1个自治区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4.4亿元,投资完成率86%;15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复工14个,开复工率93.3%,完成投资17.9亿元,投资完成率56%。46个区本级重点项目,开复工36个,开复工率78%,完成投资37亿元,投资完成率46%。落实上争资金9.56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57.98%。组织外出招商5批次,招商到位资金18.16亿元,同比增长36.34%。
(二)农业生产形势喜人,特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力打造绿色农业示范区,持续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重点实施五里坡奶牛生态养殖基地四期、鸽堂沟标准化奶牛养殖示范区、肉牛养殖基地等项目。全区奶牛存栏18.8万头,同比增长19%;鲜奶产量44.96万吨,同比增长25.9%。肉牛存栏达到9.8万头,同比增长12.6%;出栏3.8万头,同比增长15.5%。示范推广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种植模式,粮食种植27.8万亩,瓜菜种植4.88万亩,饲草种植25.69万亩,经果林栽植4.86万亩。1-6月,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2.15亿元,同比增长5.6%,两年平均增长4.3%。
(三)企业生产较快增长,工业提质扩量稳步推进。积极构建新能源产业体系,布局全产业链支撑发展大格局。全力打造低碳经济样板区,重点发展清洁能源、现代纺织、装备制造等优势扎实做好调转增融“四篇文章”,加快数字化发展,明确主攻方向,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培育新动能,实现新突破,走出一条更有活力、更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力争全面完成既定目标任务,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产业,中核200MWp光伏、海子井50MW光伏并网发电;开工建设年产3600吨高品质纱线、三峡70MW风电、风汇20MW风电等项目11个;实施吴忠卷烟厂“芙蓉王”生产线改造等技改项目5个;创建了德悦30万锭差别化新型纤维纺织全流程、法福来年产8万吨优质小麦粉2家自治区级数字化车间;支持精艺裘皮、黄河电焊机等20家企业和大专院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基地、“卓越工程师”实习基地、焊接装备创新研发中心等。扎实推进“暖企”行动,为24家企业降低运行成本274万元,解决企业困难60个。争取高新技术领域项目36项2400万元,完成技术交易额1287万元。持续加大高耗能企业的监测,严控“两高”项目的准入和建设,倒逼企业转型升级。1-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6%,两年平均增长8.2%。
(四)市场需求逐步释放,服务业提速升级集聚发展。积极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擦亮“多彩利通·美味之城”品牌,实施牛家坊吴吃堡城、嘉豪丽致酒店等服务业项目17个。实施促消费行动计划,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20多场次。做大做强宁优汇、刘三朵等电商品牌,培育大中型电商平台(企业)21家。申报自治区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项目25个,拟争取资金1000万元以上。茂鑫通、天芫康争取物流产业项目补助资金130万元。鑫鲜农副产品市场、吉送通分别被评为市级和县级商贸物流三级配送中心。深入开展“全域旅游创建”活动,扎实推进20个休闲农庄(园)建设,接待游客95.3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926.39万元。
(五)黄河流域治理深入推进,生态宜居建设成效显著。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原则,全力打造黄河金岸宜居区,实施北部绿色发展区防护林等工程,完成防护林工程及造林绿化2.29万亩。实施2021年农村公路建设等项目,新修五里坡奶牛四期养殖基地道路3公里。实施美丽村庄整治、2021年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开工建设美丽村庄6个,改造抗震宜居农房340户,村庄植树21.7万株,清理农村生活垃圾5.6万吨、沟渠995.4公里、乱堆乱建9346处、废弃房屋及残垣断壁2176处。建成卫生厕所45390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8.59%。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工作,落实“三长”工作机制,整改黄河流域“挖湖造景”问题24个图斑,整改黄河利通区段河道及滩地被占问题6个;实施10个乡镇18个村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18平方公里。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6万亩,建立了区、乡、村三级网络监管体系,建设水量监测点800个。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35%,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成功创建“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县”。
(六)公共服务加快优化,人民群众福祉不断增进。全区“十项民生”支出完成9.6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6.5%。坚持就业优先政策,举办各类职业培训班75期3754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025万元,城镇新增就业261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扎实做好调转增融“四篇文章”,加快数字化发展,明确主攻方向,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培育新动能,实现新突破,走出一条更有活力、更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力争全面完成既定目标任务,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制在3.95%以内。持续做好巩固拓展兜底脱贫保障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人员供养资金、孤儿养育津贴等救助资金4082.75万元。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11个乡镇卫生院、105所卫生室标准化率达到100%。门诊大病救助17.25万人次,基本统筹支出2761.57万元;住院救助5.29万人次,救助金额1775万元。新建的第三、第四幼儿园和金积中心幼儿园、第十七、十八小学以及扩建的第二小学、第八小学综合楼即将投入使用,第九中学正在推进建设。深入推进基层审批服务便民化改革,可不见面办理事项达82.99%,“12345”便民服务热线诉求27341件,办结率93.71%、满意率99.03%。扎实做好退役军人权益维护、法律援助等具体事务,保障和服务好退役军人。全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坚决守好促进民族团结生命线,坚持宗教事务法治化管理。全力打造社会治理创新区,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刑事案件立案1394起,破现行案件598起。持续巩固人民调解“四张网络”,调解矛盾纠纷471件,成功率96.1%,为弱势群体办理法律援助案件761件。进一步加大食品药品监管力度,检查各类市场主体1.5万余次。深入推进“阳光药店”工程建设,积极推进校园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建设工作,完成了66家校园食堂后厨设备改造。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发展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经济增长稳中有忧,主要表现在:一是节能降耗形势严峻。1-6月,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58.99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9.6%,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增长6.2%,全区节能降耗压力持续增加。二是企业发展后劲不足。规上工业企业停、减产企业数月均达到30%以上。同时,受工业原材料购进价格、用工、融资等要素成本不断升高,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压力加大。三是消费市场回暖相对缓慢。受疫情不确定性、价格波动和房价上涨、教育支出增加等因素影响,居民对实物商品、住宿等消费趋于谨慎,1-6月,限额以上零售、住宿销售(营业)额同比分别下降8.12%、18.27%。网络消费高速增长,实体经济不断被分流,消费恢复仍然滞后。四是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乏力。我区项目中亿元以上大项目储备不足,中央和自治区预算内投资项目减少,招商引资企业投资信心不足,完成全年投资目标任务艰巨。
二、下半年国民经济工作主要措施
下半年,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吴忠市各项决策部署,扎实开展百日攻坚活动,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科学施策、精准发力,重点突出“运行调度、项目建设、上争招商、双控双碳、现代农业、市场需求、生态保护、民生保障”等措施,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一)突出项目建设,着力扩大精准有效投资。扎实推进扩大有效投资攻坚“五晒五比五拼”专项活动,抢抓项目建设黄金时间,全力推进71个投资2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确保118个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力争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3亿元,实现同比增长6%的目标。多渠道争取项目资金补短板,力争完成上争资金16亿元。进一步优化招商环境,加大招商力度,确保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完成自治区下达的目标任务。狠抓2022年重点项目谋划储备工作,谋划储备本级项目投资300亿元以上。
(二)突出“双控双碳”,着力加快工业转型发展。持续推进17个项目建设,确保年产3600吨莫代尔纤维高品质纱线、三峡70MW风电等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行。建立健全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继续扩大全社会R&D投入强度。力争培育规上工业企业10家,产值过亿元企业达到30家。支持企业开展智能应用,规上工业“企业上云”比例达到20%,新增自治区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3家、服务型制造业示范企业2家。全力抓好91家规上工业企业,171家规下工业样本企业的监测调度。加强高耗能行业和企业的监控,强化对同盛化工、岩鑫冶炼、常信化工限停产工作措施,遏制工业能耗上升趋势,完成能耗“双控”目标。力争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
(三)突出现代农业,持续推进农业提档增效。加快推进五里坡奶牛生态养殖基地四期、孙家滩鸽堂沟标准化奶牛养殖示范园区建设,年内新增规模化奶牛养殖场23家,实现奶牛存栏20万头,新建奶产业5G示范牧场1个,推广应用畜牧业物联网技术牧场2家,建设数字化牧场3个,奶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50亿元。加快五里坡肉牛养殖基地、肉牛扶贫产业园补栏,新增肉牛规模养殖场10家,肉牛存栏11万头以上。培育“50•300”模式家庭牧场8个、新型经营主体6个,滩羊饲养量达到63万只以上。持续加快14个露地蔬菜生产基地,扎实做好产品营销。新增瓜菜2000亩、经果林2000亩、优质饲草1.1万亩。培育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示范合作社14家。力争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4.5%的目标。
(四)突出市场需求,着力促进居民消费升级。深入落实自治区、吴忠市促消费“八大行动”“七大措施”,改造提升“一区两街四广场”,大力发展万达金街、牛家坊好吃街、光耀美食街等“夜市经济”。全力推进健康产业、牛家坊2个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实施好“第二届宁夏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推介会”,挖掘黄河打造水岸文化、红色文化旅游线路,打造自治区4A级景区1家。加快推进牛家坊文旅融合、新经济产业发展中心等17个服务业项目和25个自治区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项目建成并投产达效。培育体验消费、智能消费等新热点,确保商贸企业纳规入统20家。力争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5%以上的目标。
(五)突出生态保护,持续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推进“四尘”协同治理,改造农户和商户清洁能源6000户,全面禁止劣质煤销售,确保农村清洁取暖覆盖率达到45%。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实施8个农村“千吨万人”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完成金积镇秦坝关村、扁担沟镇高糜子湾村2条黑臭水体治理,实施秦坝关等20个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重点入黄排水沟水质稳定在Ⅳ类以上,黄河利通断面水质保持在Ⅱ类优水质。加快美丽宜居城乡建设,创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示范乡2个、示范村10个;完成20个老旧小区改造、6个美丽村庄建设和13公里的农村公路建设;完成农村改厕2000户;持续开展城市公厕提档升级工程;全力推进国土绿化行动,完成造林2.75万亩,治理荒漠化草原7500亩。
(六)突出社会保障,持续推进民生事业补短板。全面完成3所幼儿园、4所新改扩建小学的建设,公办在园幼儿占比52%以上,普惠率85%以上。全面推进“互联网+教育”示范县(区)建设,实现在线互动课堂、数字校园建设全覆盖。推广“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新增日间照料中心1个、农村老饭桌2个,建成残疾人托养中心。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建6个图书分馆,提升25个村、6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功能。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培育“双创”示范基地2个,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000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稳定在92%和96%以上。进一步简化审批服务流程,大力推行“一件事一次办”和“跨省通办”,提升政务服务能力。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加强基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坚决杜绝各类重特大事故发生。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强化基层宗教治理,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全力推进质量强区战略,加大食品药品监管力度,深入推进全域创建食品药品安全区。扎实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就业等工作,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