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吴忠市利通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索引号 | 640302002/2024-00012 | 文号 | 生成日期 | 2024-09-04 | |
---|---|---|---|---|---|
内容分类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利通区发展和改革局 | 责任部门 | 利通区发展和改革局 |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国际形势和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区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按照中央、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执行利通区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和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积极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影响,经济总体呈恢复发展态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总体稳定。
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3亿元,同比增长3%,其中:第一产业同比增长6%;第二产业同比增长2.6%;第三产业同比增长2.7%,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7:42.7:44.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3亿元,同比增长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7亿元,同口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9.3亿元,同比增长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9190元和20693元,分别增长7%和8%。
(一)坚持不懈严防控,统筹发展成效显著。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动态清零”总方针,建成方舱医院并投入使用,全区累计接种新冠疫苗总人数达到41.64万人。深入贯彻全国、自治区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编发《利通区稳经济保增长促发展政策汇编》涉及各行业政策69项。加强助企纾困、民生补助等财力保障,财政支付20.35亿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各项存款余额332.28亿元、同比增长7.17%,各项贷款余额395.3亿元、同比增长12.1%;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兑付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资金4034万元;激发市场消费活力,统筹资金2199万元,举办了第二届吴忠早茶文化节等一系列文旅活动;开展“春风行动”等就业服务专项行动,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补贴等各项补助1048.82万元。
(二)坚持不懈抓项目,有效投资增量扩面。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紧盯国家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围绕“六新六特六优”、生态保护、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实施昊泽新能源分布式光伏、北京奇点同利储能电站、金积体育公园等各类项目110个,完成投资82.4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3%。落实上争项目221个,上争项目资金20.6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3%。区级领导带队外出招商14批次,开展“云招商”5批次,签约项目12个、金额81亿元。招商引资项目开工建设46个,到位资金47.7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6%。谋划储备2023年项目204个,总投资330.4亿元,计划年度投资147亿元。
(三)坚持不懈提质效,现代农业稳产增效。持续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全力打造绿色农业示范区,着力稳定农业发展基本盘。大力抓好农业稳产增产,耕地保有量稳定在42.9万亩,永久基本农田达到35.2万亩,高标准整治农田25.7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1.97万亩。兑付小麦种植、玉豆复合种植、耕地地力保护等补贴4550余万元。粮食、优质牧草、瓜菜、经果林种植面积分别达到25.4万亩、24万亩、6.45万亩、6万亩。奶牛规模养殖场达到98家,规模养殖化率达到98%以上。奶牛、肉牛、滩羊存栏分别达到23.3万头、11.2万头、27.2万只。生鲜乳产量116万吨,同比增长67.9%。农业机械化率达到92.6%。预计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31.6亿元,同比增长6%。深入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和集中排查,持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发放务工补贴1920人、576万元,种养殖补贴555户、235万元。我区入围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创建县区,现代农业产业园被认定为第四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四)坚持不懈谋创新,工业发展稳中有进。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现代纺织、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畅通,全力打造低碳经济样板区,持续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争取自治区科技项目资金3800万元,帮助企业融资12.7亿元,留抵退税4122万元,降低成本2508万元。新增自治区“专精特新”示范企业5家,新增工业规上企业4家,企业技术合同登记交易额达到8600万元。实施宁储板桥共享储能电站等工业项目8个,完成投资12.1亿元,占年度投资比重的82%;投入财政资金1816万元,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投入强度达到0.65%。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在全区率先建成储能电站4座,总规模达到500兆瓦/1000兆瓦时;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量控制在3.8万吨标准煤以内;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0%。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
(五)坚持不懈扩内需,市场活力不断释放。开展“乐购利通· 悦享生活”各类促销活动45场次,带动消费2亿元以上。擦亮“多彩利通·美味之城”品牌,举办2022中国面食博览会暨吴忠市第二届早茶美食文化节,中国烹饪协会授予吴忠市“中国民族美食文化地标城市”,评出第二批早茶示范店11家。培育大中型电商平台29家,实现商品网上零售额4.1亿元,同比增长50%。实施全域旅游“引客入利”政策,持续打造牛家坊村、石佛寺村等4个全国特色旅游名镇名村,东塔寺乡被评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新华桥村被评为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农家乐特色村,建成投入使用民宿78户,创建3A级景区4家、2A级景区4家。万达金街创建为自治区级旅游休闲街区。全年接待游客21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330万元。持续培育4个市级以上服务业集聚区。争取自治区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180万元。实施吴吃堡城、黄河文化公园等15个服务业项目,完成投资3.6亿元。
(六)坚持不懈优环境,城乡面貌持续改善。大力实施城乡面貌提升行动,投资1.88亿元,改造老旧小区35个,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项目5个,改造危房及抗震宜居农房331户,建设高质量美丽宜居村庄6个,新建农村公路43公里,苦水河大桥建成通车。评选美丽庭院800户,农村改厕达到4.7万户,新建农村污水处理站4座,铺设污水收集管网173.5公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达到65%以上;新建、改造城市公厕37座;建成城乡垃圾收集转运系统二期,清理农村生活垃圾3.8万吨,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在100%;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3.2万吨,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实施“一村一年一事”111件,财政奖补资金5735万元。完成5G基站建设1176个,实现了市区重点区域5G网络全覆盖。
(七)坚持不懈强治理,生态质量稳步提升。加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水安全保障力度,稳步实施城市更新、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复、水土保持等领域重点工程项目,全力打造黄河金岸宜居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投资2963.7万元,完成营造林任务2.64万亩,修复退化生态草原1.5万亩,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22%,森林覆盖率达到9.61%。治理水土流失10.67平方公里,建设水量计量监测设施39套,治理河湖沟道85公里。苦水河、清宁河、南干沟、清水沟水质稳定在Ⅳ类标准,黄河利通断面水质保持在Ⅱ类进Ⅱ类出。联防联控联治细颗粒物和重污染天气,进一步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10%,实施农村清洁取暖“双替代”1.5万户,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2%,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66微克/立方米、31微克/立方米。
(八)坚持不懈保民生,人民福祉不断增进。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全区“十项民生”支出20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90%。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举办各类职业培训班50期1977人,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352万元,全民创业带动就业3028人。新增城乡公益性岗位120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25万人,新增城镇就业3605人,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达到8个。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造和能力提升项目,投资3.45亿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及中小学5所,学前毛入学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等指标均达到自治区标准。扎实推进“健康利通”建设,全力创建“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11个乡镇卫生院、105所卫生室标准化率达到100%。持续做好巩固拓展兜底脱贫保障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人员供养资金、孤儿养育津贴等各类救助资金8647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101.25%、100.23%。退役军人事务工作扎实推进,接收安置退役士兵4名,退役军人稳定就业4人。
(九)坚持不懈促发展,深化改革全面有效。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持续推进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全国数字乡村试点县、自治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工作。筑牢实体经济根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对各类市场主体实行统一的登记制度。全区新登记市场主体5254户,同比增长7.73%,共有市场主体45120户。重点领域改革走深走实,营商环境不断改善,深入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可不见面办理事项达到83.3%,事项时限压缩率达到83.08%,“12345”便民服务热线诉求办结率98.11%、满意率90.16%。加快推进“六权”改革,完成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3.6万宗,入市交易农村土地196宗,确权林地18.27万亩,灌区群众亩均水费从60元下降到54元。
总的来看,全区经济运行延续平稳增长态势,主要指标处在合理区间,但固定资产投资、研发经费投入增长与预期目标存在差距,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科技创新短板明显,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二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部分服务业经营困难。受疫情、要素成本上升等影响,规上小微工业企业和住宿、餐饮、旅游、娱乐等服务业受到较大冲击。三是好项目接续不足影响投资增长。土地等要素保障制约日益凸显,部分重大项目推进缓慢,项目支撑不足,保持投资增长难度加大。四是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六稳”“六保”等重点支出保障压力大,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同时,民生社会事业领域仍存在不少短板等等。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
二、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计划及主要措施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吴忠市第六次党代会和区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主动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持续推进绿色农业示范区、低碳经济样板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黄河金岸宜居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社会治理创新区建设,争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排头兵。
2023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8%;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粮食产量达到15万吨以上;节能减排完成市上下达的目标任务;安全生产四项指标控制在吴忠市下达指标之内;完成自治区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年度目标任务。
(一)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大力实施项目牵引工程,紧扣国家战略、政策导向、发展态势,紧盯自治区“三区建设”“四新任务”“五大战略”“九大支撑”等重点任务,计划实施项目115个,总投资234.1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0亿元以上。强化项目跟踪服务,全力落实用地、资金等要素保障。持续谋划政策契合度高、落地条件成熟、操作可行性强、带动示范作用明显的大项目、好项目,实现项目建设有序衔接、梯次跟进,确保各级重点项目履约率、开工率和投资完成率均实现100%。持续跑厅进局争资金,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项资金及各类债券、基金向我区倾斜,完成上争项目资金20亿元以上。招商引资持续发力,围绕现代农业、现代服务、装备制造、清洁能源等产业,实施招商引资强链补链延链工程,促成零碳牧场、北京中持粪污资源化利用等项目签约落地,力争招商引资50亿元以上,确保到位资金46亿元以上。
(二)全面促进乡村振兴,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紧盯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建设,聚焦牛奶、肉羊、滩羊、冷凉蔬菜等“六特”产业,稳步推进乡村建设和农村改革,持续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粮食稳产增产。巩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牢牢守住保障粮食安全的底线,落实粮食播种面积25万亩、产量15万吨以上,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95%以上,小麦、水稻、玉米等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3%以上。建成高标准农田45万亩,完成现代高效节水灌溉1.2万亩,改造安装量测水设施45套。推动产业增效提档。抢抓打造“高端奶之乡”发展机遇,推进五里坡奶牛生态养殖基地四期、鸽堂沟标准化奶牛养殖基地建设,奶牛存栏超过26.5万头,鲜奶产量125万吨以上,肉牛、滩羊饲养量分别达到18万头、60万只。瓜菜种植面积稳定6万亩以上。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打造外销蔬菜观光产业园,持续建设牛家坊产城融合、新接堡农业现代设施、山水沟智慧农业3个农业示范村。推进农村改革促活力。扎实推进“一村一年一事”行动,年均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8%以上,培育区级以上合作社5家、2星级以上家庭农场3家。力争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5%。
(三)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高质效发展工业经济。大力推进实施“结构、智能、绿色、技术”改造,发展“六新”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发展新兴产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争取科技扶持资金3600万元以上,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科技型“小巨人”企业3家,实施科技创新项目25个,全社会R&D投入增长率达到10%以上。实施清洁能源开发行动,积极推动国开储同利100兆瓦/200兆瓦时共享储能电站、板桥330kV变电站200兆瓦/400兆瓦时共享储能电站等新能源项目落地,促进产业绿色化发展。持续打造现代纺织产业集群,力促佳瑞祥年产235万米服装面料等11个项目尽快落地,持续激活纺织产业活力。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产业,推动实施宁夏国储3GWh储能智能系统年产5000套充电系统智能制造等4个项目落地建设,扩大产业发展方向。鼓励企业提质升级,新增自治区级绿色工厂1家、规上企业10家以上,产值过亿元工业企业超过35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
(四)加快培育完整消费体系,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围绕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六特”产业,不断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推进服务业数字化、标准化、品牌化。持续打造牛家坊民俗文化村、利通区健康产业园等4家服务业集聚区。申报服务业发展项目引导资金1000万元以上。推进吴忠高铁商务圈、吴忠市欣川仓储物流园等项目建设,提升改造天芫康产地保鲜预冷库、金银滩九公里市场、老东郊市场。力促吴忠新经济产业发展中心、宁夏(吴忠)优质特色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利通区电子商务孵化基地增规扩量。全力打造“吃在吴忠”品牌,打造开源广场、万达广场等核心商圈,培育中华餐饮名店12家、名菜名点40个以上。积极开展“乐购利通·悦享生活”等促消费活动30场次以上。全力开展“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推进牛家坊民俗文化村、滨河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扩规提质,培育乡村旅游示范点(星级民宿)3个以上,新建民宿50家。力争牛家坊景区创建成4A级景区,万达金街、光耀美食街创建成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全年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5%、20%。持续壮大健康养老服务产业,打造利通区健康大数据平台,推动悦祥、镇海、金乐居3家养老服务中心提质增效。新增限上、规上服务业企业15家。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
(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四尘同治”“五水共治”“六废联治”,持续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建设。实施清洁能源“双替代”1.35万户,争取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5%。农药化肥利用率达到40.5%以上,规模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5%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1.5%以上。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专项行动“回头看”。健全完善“河长+检察长+警长”联动工作机制,实施侯余公路边沟、牛毛湖沟等3条黑臭水体治理,治理水土流失13平方公里,实现河湖“四乱”问题动态清零、河湖水质全面达标。全力推进国土绿化行动,完成营造林1.45万亩,退化草原生态修复5000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10.4%以上。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好碳达峰行动方案。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
(六)深入推进城乡建设,着力改善人居环境。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改造老旧小区20个,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基础设施改造项目3个,新建改建农村公路53公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32公里,改建危桥1座,新建农村综合运输服务站2座。持续深入开展村庄清洁提升行动,创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乡镇5个,评选“美丽庭院”1000户,创建金积镇、东塔寺乡、上桥镇3个特色小城镇,建设板桥乡早元村、扁担沟镇黄沙窝村等5个高质量美丽宜居村庄。严格落实农村改厕“4+4+4”全过程管控体系,完成自治区下达的改厕任务。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在100%。
(七)切实保障改善民生,扎实办好民生实事。不断增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全面落实“六大提升行动”,着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城镇新增就业3800人以上,落实铁杆庄稼保1.4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1万人以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0%以上,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认真落实以增值税留抵退税为主体的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支持利通区融利融资担保公司扩大注册资本,放宽担保条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实施低收入群体农村危房改造及抗震宜居农房建设。抓好退役军人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就业创业、抚恤补助等工作。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新建续建11所学校,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巩固拓展自治区“互联网+教育”示范县(区)建设成果。深入推进健康水平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医联体信息平台应用,推动利通区人民医院、利通区疾控中心建设,全面提升12项公共卫生指标,全力创建自治区健康县区。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履行“一老一小”保障职能,推进胜利镇康养中心、利通区沙坝沟殡仪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加强对困难家庭的重病、残疾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和专项救助,提升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和服务项目水平。实现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参保全覆盖。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举办“百姓舞台·多彩利通”等各类文化活动400场次、各项体育活动100场次以上。
(八)深化重点领域体制改革,激发社会创新创造活力。持续深化用水权、土地权、排污权、山林权、用能权、碳排放权“六权改革”,引导资源要素向高质量项目和企业流动,实现效益最大化、效率最优化。加大专业服务公司+基层水利服务组织能力建设,提高灌溉专业化服务水平。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加强全国婚姻登记信息系统应用,推动“互联网+婚姻服务”和内地居民登记“全区通办”。全力开展医疗保障经办“30分钟服务圈”试点。全力完善“1+6+N”红色物业管理机制。健全“县管校聘”等机制,加强教育改革任务规范运行。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推进全国“数字供销”示范区建设。全力打造“利通区信用奖励典型示范工程”。
(九)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切实维护经济安全。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及时妥善处置各领域风险挑战,全面深化改革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强审计监督。扎实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提升能源供应保障能力,确保民生和重点用能。稳定房地产市场,保交楼、稳民生。坚持以收定支,严禁无预算、超预算、超进度拨付资金,确保全年收支平衡。积极稳妥化解存量隐性债务,严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持续开展金融乱象整治行动,严厉打击整治非法吸储、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强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坚决杜绝各类重特大事故发生。全力推进质量强区战略,加强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及慢性病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强化基层宗教治理,全力巩固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
各位代表,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自治区、吴忠市党委、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踔厉奋发守初心,接续奋发向未来,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不折不扣抓好各项工作部署落实落地,以实际行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利通上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