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 640302001/2020-00004 | 文号 | 生成日期 | 2020-01-06 | |
---|---|---|---|---|---|
内容分类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利通区政府办公室 | 责任部门 |
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1月3日在利通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区长 李玉山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利通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是我区改革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奋力拼搏、攻坚克难,较好地完成了区人大四届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14元,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73元,增长8.5%。
一年来,我们聚力创新驱动促转型,经济运行在应对下行压力中保持平稳。扎实开展“项目提质增效年”和“高质高效招商引资年”活动,全年争取项目129个,落实资金16.0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1%。引进各类项目47个,到位资金53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6%。工业经济提质扩量。大力推进工业对标提升“十大行动”,全面落实自治区“民营经济20条”,出台“工业提质增效16条”,兑现各类奖补资金2428万元。清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2270万元,清欠率100%。完成工业对标企业备案28家,帮助企业融资2.98亿元。全面完成7个技改项目,骅泰专用汽车二期、恒丰瑞斯特等20个工业项目加快推进,伊安纳乳业等11个项目建成投产。全面推动小微企业“升规上限”,新增规上企业6家。轻重工业比67.9:32.1,完成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任务。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举办了2019年全国纺织行业交流座谈会,荣获“中国新兴纺织产业基地”称号。特色农业提质增效。五里坡奶牛养殖基地三期和肉牛养殖基地项目持续推进,扁担沟扶贫产业肉牛养殖示范园建成运行,奶牛、肉牛、肉羊存栏分别达到14.2万头、8.1万头、22.7万只。建成露地蔬菜基地13个,种植面积达到10.2万亩。经果林面积达到4.6万亩,获得国家“经济林产业突出贡献奖”。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点119个,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监管实现全覆盖。建成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27个,新培育自治区级龙头企业6家、专业合作社4家、家庭农场3家,认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4个。“马家湖西瓜”被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利通区苹果荣获北京世园会国际优质苹果大赛银奖、铜奖,少武粮油获得“宁夏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大庙桥村被评为国家第九批“一村一品”示范村,利通区入围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预计农业增加值增长4.5%。服务业提速升级。深入开展“服务业提升年”活动,牛家坊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初具规模,食府广场基础设施改造有序推进,光耀美食街荣获宁夏“十大特色旅游街区”。出台促进餐饮业发展扶持政策6条,培育“中华餐饮名店”等15家、“中国名菜”“中国名点”62道,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国特色小吃文化节,“吃在吴忠”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各类专业市场集散能力日益增强,吉送通“供销云仓”、茂鑫通冷藏库建成运营,新建天猫优品店5个,线上交易额达到1.6亿元。健康产业园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中医药研创基地投入运营,引进超瑞施医疗科技等企业6家。编制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大力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城南生态文化公园成为吴忠最美“网红地”,牛家坊村被列入“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海军生态园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示范企业,刘三朵八宝茶荣获宁夏“十大特色购物店”称号。全年接待游客14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450万元。预计三产增加值增长6%。科技创新提标换挡。落实财政科技奖补资金1000万元,科技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26%,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4件,预计科技贡献率达58%。60个沿黄试验区科技创新项目争取资金3067万元。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8家、“星创天地”2家,培育自治区科技型“小巨人”企业等32家、“专精特新”企业10家,建成自治区级智慧农业科技展示区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校企合作完成技术合同登记交易额1200万元。高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7.5%、6.1%。完成科协换届选举,打造科普示范社区、青少年科教基地等阵地31个。
一年来,我们聚力乡村振兴增品质,城乡面貌在统筹协调发展中再添魅力。城乡建设融合发展。编制了乡村振兴战略中长期规划,持续实施金积、上桥美丽小城镇项目,金银滩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集聚发展,精心打造了烽火墩村等4个特色产业村,重点实施了马家大湾村等13个美丽村庄项目,建成了罗山大道、慈善大道等7条生态廊道。新建改建农村道路101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1440盏。完成危房改造161户、自来水入户4000户。全面完成征地拆迁任务,有力保障了城际铁路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人居环境大幅改善。全面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大力推广“笑脸积分制”“四色动态管理”等模式,实施新华桥村、白寺滩村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新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和垃圾中转站7座、农村公厕28座,改厕6515户,社会化运营污水处理站9座。拆除整治农村“空心房”145户,完成营造林2.8万亩。利通区被列为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激励县,典型经验在全国交流推广。生态保护持续加力。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成效不断巩固。实施农村清洁能源“双替代”项目,改造燃煤锅炉86台,整治“散乱污”企业13家,大气污染物减排3045吨。建成“高空瞭望”监测系统,严控秸秆、垃圾焚烧和扬尘污染,秸秆综合利用19万亩。全年空气优良天数316天,PM10、PM2.5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13.7%、5.9%。落实三级河湖长责任制,深入开展“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等五大行动,排查处置各类河湖问题208个,保护湿地4.6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4.2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万亩,改良盐碱地1.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0.2平方公里。严厉打击破坏自然资源违法行为,清理各类非法占用土地1537亩。实施清水沟流域综合整治项目,治理干支沟42.3公里,美丽河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综合防控农业面源污染,化肥和农药用量分别下降5.2%、3.7%,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100%。重点入黄排水沟水质达到Ⅳ类标准,黄河利通断面水质保持Ⅱ类优水质以上。
一年来,我们聚力脱贫攻坚稳增收,民生事业在补齐短板弱项中全面进步。脱贫攻坚成效显著。紧盯“两不愁三保障”,持续落实“产业扶持13条”政策,发放产业补助资金674万元,带动1735名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注入风险补偿金1279万元,发放扶贫小额贷款3157万元。补助“四类”家庭学生2665人,“希望工程”资助困难学生500人。贫困群众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91.8%,建档立卡户危房改造实现清零。深入开展扶贫领域巡视问题整改“回头看”,48个反馈和自查问题全部整改完成。300户1267名贫困人口脱贫退出,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民生保障坚实有力。公共财政投入民生领域资金16.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5%。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工作接续推进,出台“就业创业政策10条”,开展技能培训2495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3亿元,培育创业实体702个,创造新岗位2874个,城镇新增就业461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4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以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1.1%、97.5%。新建城市社区6个、城乡社区服务站7个、儿童之家22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个,镇海养老服务中心投入运营。利通区荣获自治区民政工作先进县区。退役军人保障体系实现区乡村三级全覆盖。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创建工作,建成秦桥村等9个示范点。深入开展市容市貌提升和小区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改造老旧小区36个,物业管理服务能力稳步提升,聚力打造“志愿之城”,实名注册志愿者8.9万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事业有序高效。顺利承接教育职能,利通三小等5所分校独立办学,稳妥撤并农村学校11所,化解“大班额”142个。改造提升金银滩复兴、板桥中心等54所学校基础设施,建成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全面创建“互联网+教育”示范县区,打造智慧校园5所、智慧课堂42个。教育领域荣获国家级奖项8个、自治区级集体奖项16个。新建综合文化站、图书分馆6个,发展星级群众文艺团队17支,开展文艺活动350场次。实施非遗代表性项目5个,成功申报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9名。建成五人制足球场等公共服务场所5个,成功承办黄河金岸(吴忠)国际马拉松等赛事。我区代表队在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摘获13金7银10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互联网+医疗健康”扎实推进,镇村卫生医疗机构与市人民医院实现互联互通。健康“细胞”建设深入实施,中华、利宁社区被评为自治区级健康社区示范单位。利通区荣获“全国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县”“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特色突出奖”。
一年来,我们聚力深化改革激活力,社会治理在共建共治共享中与时俱进。各项改革成果丰硕。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职能体系更加优化高效。完成金积镇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21项任务,顺利通过自治区评估验收。胜利镇、金星镇撤镇设街道办事处工作有序推进,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3422”改革模式被评为全国首批典型经验。供销社荣获国家级“金扁担改革贡献奖”。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取消各类证明事项46项,社会投资项目备案实现1个工作日办结。政务服务事项可“不见面”办理率达80%。实施“互联网+监管”,梳理录入监管、检查事项670条。制定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完善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完成社会保险费和非税收入征管职责划转,落实减税降费2.6亿元。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宅基地“房地一体”使用权登记颁证全面完成。现代化生态灌区试点纵深推进,被评为全国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坚持党管武装不动摇,深化民兵调整改革工作在全国检查考评中荣获县区级第三名。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金花园社区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金银滩镇、裕民小学等5个单位被评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坚持宗教事务法治化管理,积极稳妥推进宗教领域突出问题整治,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局面更加巩固。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侦破涉黑涉恶案件9起,查封冻结涉案资金1252万元,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交办件100%办结、反馈问题100%整改。探索推进警司联调,创建“枫桥式派出所”9个,持续巩固人民调解“四张网络”建设,调处疑难复杂矛盾纠纷590件,成功率达97%。“一村一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提供法律援助1658件,挽回群众损失4973万元。建立市区综合执法协作配合机制,率先探索检察官参与综合执法模式,查处违法违章行为1600余起。查办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违法案件99件,收缴罚没款103万元。整合应急管理职能,修订“1+34”应急预案,全区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荣获全国“枫桥经验”矛盾不上交试点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区2018年度平安县区等荣誉称号19项,被确定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县区”。
一年来,我们聚力优化服务提效能,自身建设在为民务实担当中巩固加强。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自治区党委第一巡视组巡视反馈问题全面整改,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办理人大议案建议27件、政协提案118件,办复率均为100%。扎实开展“基层减负年”活动,全年精简文件30%、压缩会议24%。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政府重大事项决策法律顾问全程参与。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持续巩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驰而不息纠治“四风”,“三公”经费同比下降19%。加强审计监督,审核政府投资项目招标控制价69个,核减工程造价3493万元。政务公开工作持续深化,政府门户网站主动公开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事项1420条,电子政务外网实现全覆盖。“12345”平台办理便民服务事项5153件,群众满意率达99.2%。
总工会、共青团、妇联、机关事务、气象、人民武装、残疾人、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近年来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困难挑战多重叠加,我们在逆境中积极应对、主动作为,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引领的结果,是自治区、吴忠市党委、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政协鼎力支持、共谋发展的结果,是全区干部群众齐心协力、真抓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奋战在各条战线、各行各业的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职工,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向各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利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利通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经济发展质效不高,产业结构不优,工业转型任务艰巨,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部分企业经营困难,主要经济指标低于预期。二是有效投资拉动后劲不足,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大项目不多、好项目较少,经济增长基础还不牢固。三是现代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知名品牌少,产品附加值低,抗风险能力弱,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农民增收渠道还需进一步拓宽。四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研发投入仍然不足,各类创新人才短缺,多数企业缺乏自主创新内生动力,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五是财政增收基础薄弱,收支压力持续加大,刚性支出与发展资金短缺的矛盾不断凸显。六是乡村振兴任重道远,城乡发展不平衡,教育、医疗、文化、就业等公共服务还不能很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七是政府职能转变还需继续加快,管理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确保与全国全区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谋划“十四五”发展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意义重大。当前,我区正处在爬坡追赶、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任务异常艰巨,气只可鼓而不可泄、劲只可提而不可松、力只可聚而不可散。我们要精准对标落实自治区、吴忠市及区委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凝聚发展动力,持续破解难题,努力把理念变成思路,把思路转化成行动,把行动落实成项目,把项目建设成工程,推动我区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在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取得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牢牢抓住“三个着力”重点,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持续实施三大战略,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守好促进民族团结、维护政治安全、改善生态环境“三条生命线”,做好调、转、增、融“四篇文章”,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确保与全国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为建设好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作出利通贡献。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
实现上述目标,困难不容低估,信心不能动摇,干劲务必增强。我们必须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紧张快干,突出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坚定不移扩投资稳增长,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坚持抓项目抓招商双管齐下,扩大有效投资和增加高效投资双轮驱动,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持续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精心谋划抓项目。坚持投量、投向、投效并重,政府、民间、社会投资齐抓,全年计划实施项目92个,总投资118.5亿元,年内完成投资79.1亿元。全力抓好40个重点项目建设,总投资90.6亿元,年内完成投资61.9亿元。紧盯土地、规划选址、施工许可等关键环节,强化要素保障、提供优质服务,用好项目监管信息平台,加大督导调度、规范项目管理,落实奖补措施,全力打通影响项目建设的痛点难点堵点,努力形成“投产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滚动发展和梯次推进格局。重点抓好46个产业转型项目、13个基础设施项目、9个生态环保项目,确保3月份60%以上的新建项目开工,续建项目100%复工,尽快形成投资实物量,实现固定资产投资恢复性增长。
多措并举抓上争。全力抢抓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银川都市圈等重大战略机遇,精准对标中央、自治区发展方向、政策导向、资金投向,紧紧围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认真研究、深度谋划,全力争跑、无缝对接,最大限度争取更多项目资金支持,力争储备一批投资强度大、经济效益好、牵引作用强的重大项目,确保储备项目300亿元以上。精心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推行全时段全局性项目谋划模式,项目库常年保有量达到120个以上。
内引外联抓招商。紧盯京津冀、广深福、江浙沪等产业转移重点地区,围绕培育壮大现代纺织、装备制造、健康医养、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集群,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绿色招商、以企招商,积极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财税贡献大的好项目、大项目,补齐产业短板、促进动能转换,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借助佛山宁夏商会、长三角企业家联盟、上海东方龙第三方专业团队等多渠道资源,深入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精准有效对接,积极做好招商项目落地建设全流程代办、全过程服务、全时段跟踪,确保完成招商引资目标任务50亿元。
(二)坚定不移转方式调结构,加快产业优化升级,着力厚植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围绕“重科研、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做优增量、调整存量,推进绿色发展、加快业态创新,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加快工业转型步伐。全面落实工业对标提升转型发展措施,强化金融支持,落实纾困政策。抢抓自治区全年新增贷款600亿机遇,积极争取政府基金、风险补偿等资金支持,全力抓好西麒麟生物科技研发中心等12个新建项目,力促恒丰瑞斯特500万件服饰、新丝源纺织年产3万吨聚酯纤维等4个续建项目投产达效。加快山东创泽智能机器人研发生产等6个项目签约落地,力促工业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5家,新增规上企业5家。开展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等专项行动,完成“双控”目标任务。实施金塞米业等重点技术改造项目5个,加快推动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智能化、数字化改造。积极承接北京布莱迪智能仪器仪表、江苏盐城悦达纺织产业转移,建设吴忠西北长三角企业总部经济园,力争比亚迪专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项目落地,大力发展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启动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围绕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建成4万吨棉花交割库,鼓励恒丰瑞斯特、恒和制造等7家子公司股权改制,成立宁夏恒丰纺织事业部,增强纺织产业关联度和耦合性,打造现代纺织优势产业集群。
深挖消费需求潜力。全力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升级,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力争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6.5%以上。实施扩消费行动计划,全面落实促进服务业发展政策,争取自治区支持项目6个。加快滨河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牛家坊特色餐饮集聚区建设,形成“南有牛家坊、北有新华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带。持续推进光耀美食街、中华美食街、食府广场、金龙广场改造提升,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推动“游在宁夏、吃在吴忠”品牌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健康产业发展步伐,全力引进贵药集团中药研发、江苏凯昂健康管理等7个项目入驻健康产业园,力争将健康产业园列入自治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市区步行街、义乌商贸城等老商圈提档升级,支持国贸、新华百货等商贸综合体开展促销活动,促进滨河新区等新商圈集群发展。全力推进吉送通二期改扩建等项目建设,农村电商覆盖率达到90%以上,实现线上交易额2亿元。建设银西高铁站前商务圈,积极打造银西高铁吴忠站服务业集聚区。扎实开展“小升规、个转企”,培育30家商贸企业升规入统。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区,推行“旅游+”模式,加快黄河文化旅游精品观光带建设,实施VR科技观光休闲体验项目,提升牛家坊民俗文化村、五里坡奶牛科技服务中心旅游服务层次,培育伊利乳业、红山河食品、强家老醋工业旅游新热点,新增星级农家乐4家以上,全面完善旅游服务基础配套,办好“农民丰收节”等系列宣传推介活动,进一步聚集利通旅游人气,让游客愿意来、有看头、留得住。力争全年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5%、10%以上。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大科技创新政策扶持力度,财政科技投入增速达30%以上,科技研发投入3.5亿元,投入强度达1.64%以上。用足用活自治区科技扶持资金3000万元,重点实施好48个自治区研发项目。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鼓励企业广泛应用机器人、分布式控制等先进技术,重点支持浙哲化工、潞碧垦水利测控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两化”深度融合,建成一批行业领域内创新平台。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发展计划,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自治区级高新技术、科技“小巨人”等科技型企业22家、科技特派员创业示范基地25家。持续推动企业与浙江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2000万元以上,加快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全区科技贡献率达到59%以上。健全更加开放的育才引才机制,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创新资源汇聚利通。
(三)坚定不移夯基础优特色,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着力彰显高质量发展新面貌。坚持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发展,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化、美丽村镇品质化、利青发展一体化,积极主动融入银川都市圈。
壮大优势特色农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优质、特色、绿色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力争农业增加值增长4.5%。坚持“一稳两减五优四化”发展方向,打造农业产业“五大板块”,扎实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大力发展优质奶,抢抓建设伊利两百亿奶产业聚集区重大机遇,启动建设五里坡奶牛养殖基地四期项目,新建奶牛规模养殖场10个,奶牛存栏达到17万头。建立“牛联网”大数据服务平台,完善奶产业综合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优质肉,建成五里坡肉牛养殖基地,加快扁担沟肉牛养殖示范园补栏扩规,新建肉牛规模养殖场5个,新增肉牛1万头。大力发展优质菜,坚持以需定产、产销结合,扩大订单式种植面积,培育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建一批产业化联合体,做优做大金积等5个乡镇设施农业产业园,重点发展冷链物流,畅通蔬菜流通环节,打响“利通蔬菜”品牌。大力发展优质果,重点培育扁担沟苹果、东塔寺鲜食葡萄等区域特色农产品,打造苦水河沿线经果林产业带。大力发展优质饲草,围绕“粮改饲”,坚持以养带种、草畜一体,建设马莲渠乡等9个苜蓿、冬牧草、青贮玉米种植示范基地,优质饲草达到18万亩。充分发挥科技对农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示范推广农业种养新技术15项,建设自治区级智慧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区等科技示范基地10个,全区农作物、畜禽良种覆盖率达到98%,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2.5%,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3%,着力构建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的现代农业产业新格局。
打造美丽宜居家园。围绕一镇一品、一村一貌,挖掘文化内涵,发展特色产业,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培育一批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特色村镇。扎实推进郭家桥乡等3个美丽小城镇建设,全力打造金银滩镇自治区级乡村振兴示范镇。高标准实施刘家湾村等8个美丽村庄和特色产业村项目,完善提升石佛寺八组民宿康养传统村落建设,打造新时代美丽乡村利通样板。坚决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收官战,持续抓好“五清一绿一改”,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乡镇3个、示范村10个,争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区。扩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覆盖面,建设高闸镇、郭家桥乡等7个污水集中处理站,高家湖、塔湾等19个村并入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管网。持续推进“厕所革命”,改厕4000户。完成四类重点户危房清零,积极稳妥整治农村“空心房”。认真落实“一村一年一事”任务111件,着力解决一批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四)坚定不移严防治重保护,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着力优化高质量发展新环境。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降,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把环境质量底线,严控资源利用上线,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不断增强区域发展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坚决打好新时代黄河保卫战。全面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坚持“五水共治”,重拳整治黄河“四乱”问题,促进人口、产业、城市与黄河和谐共生。扎实推进河湖长制,深入落实《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两年攻坚行动计划》,综合治理清水沟流域沟道,新建水质、水量断面监测站13个,高标准实施臭马井子供水、农村水系连通工程,全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区。建设智慧河湖长制信息化管理平台,完成水域岸线划界确权颁证。实施农村“千吨万人”水源地规范保护项目,重点入黄排水沟水质稳定在Ⅳ类以上,黄河利通断面水质稳定在Ⅱ类优水质。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着力改善空气质量,围绕压减燃煤、污染减排、清洁降尘,扎实推进“四尘”协同治理,全面禁止劣质煤销售,新建标准化清洁煤配送中心3个,实施“双替代”改造项目76个,完成1.2万户清洁能源改造,农村清洁取暖率达到40%以上。严禁秸秆焚烧,拓宽农作物秸秆利用渠道,综合利用率达到91%,从严整治工业堆场、建筑施工、城市道路扬尘污染,严格落实建筑工地“六个100%”防尘抑尘措施,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0%。PM10、PM2.5持续保持下降态势,空气优良天数比例稳定保持在80%以上。
坚决打好净土保卫战。强化土壤环境空间管制和农用地分类管控,严防工业生产污染土壤风险。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治理项目,治理盐碱地3万亩,防治水土流失10平方公里。实施平原绿网提升、干旱带生态经济林、利青生态廊道三大工程,完成营造林2.7万亩。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开展“一保两治三减四提升”行动,实施五里坡生态养殖区污水处理项目,新建年产10万吨有机肥厂2个,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0%,实现化肥、农药各减量5%。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健全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落实资源有偿使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
(五)坚定不移惠民生增福祉,加快社会事业进步,着力共享高质量发展新成果。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保基本、兜底线、织密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努力让全区人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多渠道脱贫富民。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稳步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锁定“两不愁三保障”,深入实施“四个一”示范带动工程,发展壮大黄花菜、拱棚西瓜等特色产业,扁担沟扶贫产业养殖示范园肉牛存栏突破1000头,恒丰同利巾被厂等“扶贫车间”解决300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稳定就业。提升金融扶贫“造血”功能,撬动信贷资金2000万元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覆盖率达到80%以上。全面落实健康扶贫“一免一降四提高一兜底”政策,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巩固控辍保学成果,坚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精准开展“订单式”培训200人以上,确保每户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聚焦“边缘户”和“脱贫监测户”,认真开展脱贫出列“回头看”,如期实现剩余95户356人全部脱贫。
多层次完善社会保障。坚持就业优先政策,大力开展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打造现代养殖管理等5个技能实训基地,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000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继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100%和95%以上。强化低保、社会救助等动态管理,落实救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织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网。建成智慧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高标准打造乃光湖、正丰等6个社区阵地。扎实做好退役军人服务工作,维护保障退役军人合法权益。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全面做好复审迎检工作。精准对标测评体系,着力补齐短板弱项,完成35个老旧小区改造,建立物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坚决打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战。
多领域优化公共服务。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新建3所中小学、4所幼儿园,力争建成金积中小学,改扩建利通二小、第八小学。回购、回收7所幼儿园,普惠性幼儿园达到80%、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深入创建“互联网+教育”示范县区,推进教育信息化“四大工程”,实现在线互动课堂全覆盖。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探索推行“大学区”管理制,实施“强师工程”,成立教育发展合作体7个。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新建2个图书分馆、1个自助图书馆,增加优势文化产品供给。深入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区和自治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建成全民健身中心7个、多功能运动场4个、健身慢道12公里。深入推进“健康利通”建设,持续深化综合医改,扎实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加快实施“互联网+医疗健康”,加强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建成滨河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力促利通区人民医院投入运营。高质量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六)坚定不移促和谐保稳定,加快社会治理创新,着力释放高质量发展新活力。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持续巩固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分步实施乡镇改革,全面完成胜利镇和金星镇撤镇设街道办事处、金积镇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年”活动,行政审批和公共便民事项可“不见面”办理率达到85%,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完善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信用联合奖惩机制,推进“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监管”,建立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深化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开展农村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改革,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两权抵押”,扩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覆盖面,确保村集体经济收入“空壳村”全面清零。
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深入推进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县区”创建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自治、法治、德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制机制。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充分发挥“兰花芬芳345”“金色阳光·七彩家园”等作用,让新时代文明新风进万家、文明润心田。扎实做好“七五”普法验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警司联调工作机制,推进金星等4个司法所标准化建设,建成社区矫正指挥中心和安置帮教基地,新成立2个专业调委会,村、社区调委会规范化建设分别达到75%、90%,全面提升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工作水平。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收官战,建设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和“警民捆绑式”巡防体系,深入开展法治乡村、平安乡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确保辖区治安秩序持续稳定。积极创建人民满意信访窗口,推进更高水平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开展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专项整治行动,食品安全示范乡镇达到7个,医疗器械等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压实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加快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推进自治区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发生。
持续加强民族宗教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做实“细胞工程”,新增示范点30个,着力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积极营造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氛围,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牢牢把握宗教中国化方向,认真落实《宗教事务条例》,持续开展“四进”宗教场所活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稳妥推进合坊并寺、团结开寺工作,严守宗教场所总量“只减不增”底线。坚决整改宗教领域突出问题,严厉打击非法宗教渗透活动,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三、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各位代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始终保持绝对忠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旗帜鲜明讲政治,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政府党组建设,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重大事项、重要工作请示报告制度,自觉做到贯彻党中央、自治区、吴忠市和区委各项决策部署坚定坚决、不折不扣、落实落细。
始终坚持依法行政。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职权、履行职责,把法治思维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行政执法公示、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提高执法水平和能力。严格执行重大决策公众参与、风险评估等法定程序,加大政府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行政合同等合法性审查。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向政协通报制度。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强数据有序共享,强化舆情分析应对,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接受人民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全面提高政府公信力。
始终坚持担当实干。深入开展“政府效能提升年”活动,大力发扬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作风,始终保持锐意进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敢闯敢干、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以实绩立业于党、立功于民。始终以钉钉子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攻坚克难、善作善成,主动到改革发展的一线、急难险重的前线、矛盾问题的“火线”,勇于挑最重的担子,敢于啃最硬的骨头,善于接最烫的山芋,在攻坚克难中诠释忠诚、在推动发展中体现担当,稳扎稳打把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始终坚持勤政廉洁。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坚决纠治“四风”。强化审计监督和成果运用,严控“三公”经费,压缩一般性支出,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岗位监督,严格执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严肃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强化制度意识,带头执行制度,维护制度权威,克己奉公,廉洁自律,勤政为民,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
各位代表,风劲潮涌,正可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须勇攀高峰。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自治区、吴忠市党委、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振奋精神,攻坚克难,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确保与全国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建设美丽新宁夏、共圆伟大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名词解释
1.工业对标提升“十大行动”:实施工业企业对标行动、新一轮技术改造行动、大企业培育行动、创新型企业快速增长行动、创业创新推广行动、“互联网+先进制造业”行动、智能制造推广应用行动、工业园区整合优化行动、工业对外合作对接行动、企业家素质提升行动。
2.小微企业“升规上限”:小微企业纳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限上商贸企业。
3.“十百千万”工程:创建十条旅游特色街区、做强十大精品景区、发展十大旅游购物商店、打造十强旅行社、做优十家星级饭店、扶持十大特色农家乐、推广十大金牌旅游小吃,评树百名旅游服务之星,培育千名乡村旅游带头人,培训万名旅游从业人员。
4.农村清洁能源“双替代”:用天然气或电替代农村燃煤供暖。
5.清四乱:清理整治河湖管理范围内乱占、乱采、乱堆、乱建。
6.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7.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3422”改革模式:“3”指推进综合执法改革、扩权试点改革、乡镇站所改革;“4”指设施建设一体化、服务事项清单化、服务手段信息化、服务供给多元化;“2”指完善综治工作机制、完善诉求反馈机制;“2”指强化资金保障、强化人才保障。
8.“两化”深度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9.一稳两减五优四化:稳定粮食生产,适当调减籽粒玉米、小麦种植面积,突出抓好优质奶、优质肉、优质菜、优质果、优质饲草特色产业,推进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
10.农业产业“五大板块”:农业田园综合体、露地蔬菜产业示范区、奶牛生态养殖示范区、农产品加工集聚区、优质饲草种植基地。
11.五清一绿一改:清垃圾、清水源、清田园、清杂物、清庭院,规范提升村庄绿化,引导群众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12.四类重点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
13.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
14.“千吨万人”水源地:日供水量1000吨或供水人口10000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
15.四尘:煤尘、烟尘、扬尘、汽尘。
16.“六个100%”防尘抑尘措施:施工工地周边100%围蔽、物料堆放100%覆盖、出入车辆100%冲洗、施工现场地面100%硬化、拆迁等施工扬尘作业现场100%湿法作业、渣土车辆100%密闭运输。
17.一保两治三减四提升:保护农村饮用水水源,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和农业用水总量,提升主要由农业面源污染造成的超标水体水质、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环境监管能力和农村居民参与度。
18.“四个一”示范带动工程:一村一基地、一户一产业、一家一就业、一人一技能示范带动工程。
19.一免一降四提高一兜底: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免缴住院预付金,大病保险起付线降至3000元,提高大病保险人均筹资水平、报销比例、救助金额、保障层次,住院费用自付比例超过10%或5000元时政府兜底保障。
20.教育信息化“四大工程”:信息化基础设施设备提升工程、互联网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工程、宁夏教育云平台推广应用工程、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工程。
21.双随机、一公开: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22.“四进”宗教场所:国旗、宪法和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宗教活动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