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文件 > 利通区政府(办)文件

吴忠市利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利通区市场主体梯度培育提质升级行动计划》的通知

索引号 640302001/2023-00230 文号 吴利政办发〔2023〕32号 生成日期 2023-04-07
内容分类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利通区政府办公室 责任部门 吴忠市利通区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区直各部门,各人民团体,直属事业单位,区属驻利各单位:

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利通区市场主体梯度培育提质升级行动计划》予以印发,请认真抓好组织落实

  

  吴忠市利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47

(此件公开发布)

  

利通区市场主体梯度培育提质升级行动计划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吴忠市第六次党代会、利通区第五次党代会部署要求,进一步推动营商环境全方位提升,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促进市场主体快速健康成长,持续提质升级,夯实我区高质量发展根基,根据《自治区党委办公厅  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市场主体梯度培育提质升级行动计划>的通知》(宁党202310号)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发展方向,紧扣“做多增量、优化存量、助强扶弱、提质升级”目标,按照“市场配置、政府引导、产业引领、行业培育、要素支撑”原则,更好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作用,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推动市场主体提质升级发展,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枝繁叶茂”的良好格局。

(二)发展目标

总量稳步增长。市场主体快速健康发展,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逐年增长,总量实现稳步提高。到2027年末,全区实有市场主体达到6万户左右。其中,企业1.7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800户,个体4.22万户。

质量稳步提升。市场主体不断成长壮大,四上企业数量逐年增长,综合实力、创新能力、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产业转型升级明显加快。到2027年末,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户、规上限上服务业企业20户;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户、瞪羚企业10户;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户;100亿级、50亿级、10亿级企业分别达到1户、2户和5户。
  
二、重点任务
  
(一)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数量
  1.  实施制造业企业培育工程。深入实施新型工业强区计划和“四大改造”行动,做大规模、提高能级、增强实力。立足工业优势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重点发展利通区十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大“头部”企业、“链主”企业培育力度,推动中小微企业“卡链补位”、融通发展。在新型材料、清洁能源、装备制造、数字信息等“六新”产业领域持续发力,谋划、引进、建设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加强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抓好传统优势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每年实施一批产业链补短板项目,每年新增制造业市场主体10户以上。加快金银滩装备制造园转型升级,打造智能系统装备制造基地,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力争2023新增服务型制造业示范企业2家,产值过亿元工业企业达到35家。到2027年末,全区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户、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2户。(责任单位:区工信和商务局、科技局、发改局)

  2. 实施农业市场主体培育工程。加大以产业防返贫、以产业助致富的力度,持续开展自治区级、吴忠市级各两年一次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监测认定工作,培育壮大我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推动市场主体提质升级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紧盯标准化基地建设、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农产品精深加工、品牌培育、市场开拓、利益联结等产业发展关键环节,加大对各类市场主体扶持力度,增强市场主体自身发展能力。到2027年末,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45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43家。(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工信和商务局、科技局)

3. 实施服务业市场主体培育工程。推进现代服务业扩容提质,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产业集群,构建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强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加快培育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法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制定利通区2023年服务业工作要点。积极培育体验消费、共享消费、会展经济、养老托幼、医养健康等服务主体发展,对辖区内服务业企业及大个体进行摸排,力争2023培育服务业企业入库12家以上,新增服务业市场主体50户。到2027年末,全区服务业市场主体突破4.34万户。(责任单位:区发改局、科技局、司法局、文旅体广局、工信和商务局、民政局、卫健局)

4. 实施商贸流通市场主体培育工程。抢抓“六优”产业发展机遇,加快运营利通区电子商务孵化基地,发挥其在区域电商中的枢纽作用,壮大本地电商主体、促进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发展直播带货流量经济新模式、培育特色产品网货金招牌,培养一批优秀的电商创富带头人,全力推进电子商务产业高质量发展。挖掘消费潜力,大力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积极发展夜间经济、直播经济、周末经济。到2027年末,全区新增限上企业20户。(责任单位:区工信和商务局、发改局)

5.  实施文化旅游市场主体培育工程。推进“文旅创新升级”,推动“提点连线结网”,举办第三届早茶美食文化节第六届乡村文化旅游节、桃花节等节庆活动。加快推进文化与科技、互联网、旅游深度融合,打造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加快推进石佛寺文旅融合、金积堡观光夜市等项目。新建黄河农耕博物馆,提档升级牛家坊民俗文化村,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新型旅游业态,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催生一批有特色、有吸引力的“农家乐”“民宿”等经营主体。2023年指导牛家坊民俗文化旅游区申报国家4A级旅游景区,指导东塔寺乡白寺滩村、古城镇新华桥村完善标识标牌,丰富旅游业态,积极申报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推荐田园人家、荷间坊申报四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依林小镇、沟台人家、丫丫农庄申报五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支持吴忠林场、上桥镇涝河桥村开展精品民宿建设。2027年末,全区新培育4A级景区2家。(责任单位:区文旅体广局、农业农村局、工信和商务局、市场监管分局)

6.  实施建筑工程领域市场主体培育工程。引导房地产企业稳健发展,健全房地产市场调控机制,积极防范房地产企业经营风险。积极配合市住建局开展建筑业龙头企业采用联合体投标方式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物业服务企业规范化、专业化、智慧化提升工程。(责任单位:区住建和交通局、发改局)
  
7.  实施外资外贸企业培育工程。积极配合市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开展产贸融合、重点外贸企业招引等工作,引导鼓励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走出去”,形成对外合作新优势。(责任单位:区工信和商务局、发改局)

8.  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加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围绕重点产业及产业链升级,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四大工程”。实行科研任务“揭榜挂帅”“赛马”制度,鼓励科技领军人才挂帅出征。实施植物染色与色纺工业化、亚麻籽适温制油加工等科技创新项目25个,完成科技成果登记29项,每年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自治区科技小巨人及高新技术企业3家,“瞪羚”企业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到2027年末,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5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50户。(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工信和商务局)

(二)聚焦促优助强扶弱,培育提升市场主体质量

9. 实施“小个专”培育工程。加快创业孵化基地等创业载体建设,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人群创新创业。推行“创业培训创业贷款创业服务”三位一体创业帮扶模式,培育壮大电商主体队伍,发展“新个体经济”。加大专业市场培育力度,积极引导专业市场内的市场主体加快登记注册。引导未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就读中职学校,毕业后扩大就业面,鼓励中职院校开设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等课程。引导鼓励年轻人创新创业,培育直播营销、跨境电商等新型主体。到2027年末,辖区培育各类创业实体2200个。(责任单位:区人社局、工信和商务局、教育局、市场监管分局)

10. 实施“个转企”培育工程。实行分级分类培育引导,对成长性良好和产值销售规模较大的个体工商户,加快促进“个转企”,对具备企业登记条件的,引导登记为企业。鼓励专业市场运营主体引导帮助场内个体工商户转型支持个体工商户享有的专利权、商标权、名称权等权益保护转移至“个转企”企业名下。到2027年末,全区新增“个转企”10户。(责任单位:市场监管分局、住建和交通局、税务局)
  
11. 实施“小升规”培育工程。充分挖掘规上企业新增量,支持新增规上企业稳定在库,建立存量企业退库预警机制,加强临退企业经营情况监测分析,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切实减少退库数量。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特别是要以达标未入库的企业为重点,深入宣传申报入库工作的重要意义、扶持奖励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安排相关人员提供专业指导,力促达标的企业积极主动申报纳入联网直报库。建立“小升规”动态培育库及区级领导包抓“小升规”重点企业机制,加强跟踪服务,落实帮扶措施。2023年辖区新增“小升规”工业企业10家。到2027年末,全区“小升规”工业企业新增30户。(责任单位:区工信和商务局、发改局、税务局)

12. 实施“规做精”培育工程。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引导推动在人工智能、绿色低碳、数字经济、创意文旅等领域前瞻性布局一批新赛道企业。遴选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优质中小企业作为培育对象,形成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梯队。对入选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积极争取自治区资金支持,分别给予30万元、100万元和4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支持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为“专精特新”等优质企业提供技术创新、上市辅导、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等普惠服务,落实动态管理、绩效考评和奖补激励等措施。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和中小微企业商标品牌扶持计划,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到2027年末,全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稳定在130户以上。(责任单位:区工信和商务局、发改局、文旅体广局、市场监管分局、财政局、科技局)
  
13. 实施“优上市”培育工程。启动企业上市“育苗工程”,积极帮助企业进入自治区上市挂牌后备企业资源库,争取自治区100万元一次性资金奖励。推动企业上市“展翼工程”,支持企业利用不同板块实现上市融资,对首次进入新三板、新三板创新层的企业,积极争取自治区资金支持,每户分别给予30万元、50万元一次性资金奖励。实施企业上市“扶持工程”,加强拟上市企业辅导,落实分阶段奖补政策,细化扶持措施。(责任单位:区发改局、财政局、工信和商务局)

三、保障措施

(一)聚焦商事制度改革,全力增强市场主体动力

14. 优化市场准入。严格落实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根据全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与国家平台、各业务系统深度融合进度,按照“接一个、用一个”原则,力争20236月底推进企业准营、涉企不动产登记等企业“一件事一次办”联办事项线上、线下办理,并将更多事项纳入“一件事一次办”2023年底落实好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对接全覆盖,政务服务网办率达90%以上,提高“一网通办”“全程网办”效率,实现企业开办多事项联办,扩大“跨域通办”范围。在电子证照综合管理系统汇聚存量和增量电子证照,加快营业执照电子证照通过“我的宁夏”APP,扩大在政务服务领域及社会化服务领域的应用和互通互认,在日常生活各领域实现“亮证扫码”等快捷应用。推进企业办事“一照通办”改革,逐步实现涉企行政审批证照集成“一码涵盖、一照通行”。(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审批局、市场监管分局、工信和商务局、住建和交通局、税务局)

15. 降低准营门槛。全面实行“证照分离”,从事一般性生产经营活动的市场主体,确保实现“领照即开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需要行政许可的,推进“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探索以市场主体信用为基础的市场准营制度改革。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动态调整证明事项清单。(责任单位:市场监管分局、应急管理局、生态环境分局、审批局)
  
16. 畅通退出机制。发挥破产处置府院联动机制作用,推进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持续深化简易注销登记改革,优化办理流程,简化提交材料,进一步压缩办理时间,加快推进注销便利化。探索长期吊销未注销企业强制注销和企业歇业制度。(责任单位:市场监管分局、司法局)
  
  (二)聚焦降低经营成本,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17. 加大助企发展力度。落实涉企资金直达快享要求,确保资金直达基层,直接惠企利民。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吴忠市“减退免补”等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全面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深化“新官不理旧账”问题专项整治,做好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防范和化解工作,完善长效机制,减少源头拖欠,推进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问题动态清零。(责任单位:区工信和商务局、人社局、发改局、财政局、税务局)

18. 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治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吴忠市涉企收费动态清单管理,设立举报投诉电话受理企业和个人举报,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常态化公示制度,积极开展涉企收费清理监督检查。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做好排查整治交通物流、水电气暖和中介机构等领域涉企违规收费问题,并整改销号。建立协同治理和联合惩戒机制,坚决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责任单位:市场监管分局、发改局、工信和商务局、财政局、住建和交通局、民政局)

19. 降低企业要素成本。落实“标准地”、弹性供地政策,引导企业集聚发展。做好保供稳价工作,科学调度煤电油气运,防止要素成本过高造成市场预期减弱。加强城镇供水供电供气清理规范,降低市场主体运行成本。分行业建立企业困难诉求清单,帮助解决“缺料”“缺钱”“缺工”等要素保障问题。加大创业扶持力度,落实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一次性创业补贴优惠政策,做到应补尽补。(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工信和商务局、市场监管分局、人社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和交通局、水务局)
  
20. 强化企业人才支撑。鼓励企事业单位对外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按自治区相关规定配合做好各类人才人文关怀等政策的落实,鼓励企事业单位积极申报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项目,加强各类人才培训项目的申报。深化与中国农业大学、宁夏农科院等院校合作,推行柔性引才引智机制。配合上级部门落实“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非公经济领域领军人才素质提升工程”等人才培育项目,强化重点产业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培训。支持企业与区内高等院校、职业院校联合建立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和协同创新中心,构建“校企联动、学做结合、学工交替”培育高技能人才新模式。(责任单位:区人社局、教育局、工信和商务局、农业农村局、科技局)

21.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开展政银企融资对接服务活动,围绕“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作用,强化“政银担”合作模式,鼓励金融、担保机构合作创新金融产品,引导金融机构扩大普惠小微贷款投放。依托“易信贷”“融信通”“宁科贷”等平台,引导金融机构针对企业特点推出差异化金融产品,缓解市场主体融资难问题。(责任单位:区财政局(金融工作局)、发改局、科技局、工信和商务局、市场监管分局、税务局)
  
  (三)聚焦事中事后监管,全程优化市场主体服务
  22. 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鼓励政策制定部门在公平竞争审查工作中引入第三方评估,防止出台地方保护、区域封锁、行业壁垒、企业垄断等排除、限制竞争的政策措施。畅通公平竞争审查举报投诉渠道,持续加大投诉举报查处力度。持续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规范不正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公平对待各类市场主体,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营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平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制度环境,稳定市场预期,增强企业投资信心。(责任单位:市场监管分局、发改局、司法局)

23. 强化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加大对市场混淆、虚假宣传、商业贿赂、商业诋毁、侵犯商业秘密、网络领域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互联网领域执法,推进网络执法协调机制建设,深入开展“清朗”系列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危害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侵害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规制,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责任单位:市场监管分局、发改局、司法局、工信和商务局)
  
24. 进一步健全现代化市场监管机制。发挥“互联网监管”平台作用,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推广信用承诺制、告知承诺制,加强事后信用监管,依法依规实施失信惩戒措施。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全面保护各类产权。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压缩自由裁量空间,推行轻微违法“首违不罚”。学习借鉴自治区、市行业部门、先进地区包容审慎监管执法清单制定和实施经验,充分征求行政管理相对人和专家的意见,重点针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领域行政处罚工作,增加符合包容免罚情形的新事项清单。(责任单位:市场监管分局、发改局、司法局、应急管理局、生态环境分局、财政局)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利通区促进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压实相关部门责任,加大市场主体培育提质升级工作的统筹协调、调度督导。各有关部门及各乡镇要落实部门职责和属地责任,细化推进措施,扎实推进市场主体培育提质升级各项工作落实。
  
(二)强化督查考核。把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工作纳入区委和政府重点督查事项,纳入各行业主管部门服务高质量发展专项考核。利通区促进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定期调度机制,健全统计监测制度,实行“月调度、季讲评、年考核”,及时对重点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推进,跟踪问效。各部门按要求报送相关指标数据,并确保数据真实、准确、有效。
  
(三)强化氛围营造。利通区促进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各部门,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推进市场主体培育提质升级政策措施的宣传解读,推动政策措施进园区、进企业,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要及时总结和推广各有关部门推进市场主体培育提质升级的经验做法,按规定积极开展企业评选评比发布活动,大力弘扬企业家创新创造精神,切实营造崇尚创业、鼓励创新,激发活力、促进发展的良好氛围。

    附件:《利通区市场主体梯度培育提质升级行动计划》任务清单


附件下载:32号附件:《利通区市场主体梯度培育提质升级行动计划》任务分工清单.xlsx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宁ICP备19000976号-1宁公网安备64030202000186号

 主办单位:利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0953-2666555 网站标识码:6403020002